浙江大学第十一期求是导师学校系列活动:电气工程学院百年华诞研究生教育论坛暨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及研究生企业导师聘任仪式
2019年11月23日,浙江大学第十一期求是导师学校系列活动:电气工程学院百年华诞研究生教育论坛暨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及研究生企业导师聘任仪式于玉泉校区图书馆2楼演讲厅隆重举行。会议邀请华中科技大学袁小明教授、电气工程学院李武华教授以及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咨询师梁社红副教授做主题报告。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恭银、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汤海旸、副院长沈建新、党委副书记徐超炯以及研究生导师代表、企业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各实验室联系人等参加会议。
叶恭银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高度肯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培育工作中的作用,他表示,学校十分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生导师要在把握学生政治方向、引领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袁小明教授作《原始创新—我们的历史使命》主题报告。他指出,浙大要培养能够引领变革的思想领袖,他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素养四个方面论述了思想领袖所需的基本素养。他倡议浙大师生用新观点、新领域、新视角认识世界,听从内心对美的渴求,简单、优美、直觉地认识研究对象。
电气工程学院李武华教授就《刍议师生和谐融洽相处之道》这一主题进行分享,对于研究生存在的“无视失败,不求成长”、“过失不断,改进成长”、“以人为镜,主动成长”的三个层次,他针对性地提出了保姆式、传授式和引导式三种师生相处模式,创造性地将研究生团队建设划分为导师创新、能者创新、协同创新和生态创新四个阶段,鼓励研究团队应该通过专注技术、发掘潜力、主动探索和共同成长等方式营造集体氛围,在交流探索中拓宽彼此的认知边界。
梁社红副教授作《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主题报告。她介绍了研究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阐释了困扰导学关系的典型案例。她强调,导师要积极识别、应对、预防研究生心理问题,同时,研究生也应该学会自我状态评估。
沈建新教授就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及授予学位情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位标准、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以及专业实践等方面对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整体介绍,并分享了电气工程学院在建设实践基地、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邀请行业专家讲授学位课程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在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授牌和企业导师聘任仪式上,汤海旸书记和沈建新教授为33家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为46位企业导师颁发聘书。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研发经理沈国桥、杭州三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鹤两位浙大校友作为企业代表发言。
清华大学孙嘉伟、华中科技大学石超杰、西安交通大学梁阳三位优秀博士生就导学关系进行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