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为了提前对就业进行了解和准备,增进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交流,12月17日晚上,电力电子11级硕士生代表与12级硕士班三十余人共聚一堂,在电机工程楼201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求职经验分享交流会。
活动由电力电子12级硕士班班长刘伟同学主持,邀请了刘秦维、沈广通、赵崇文、王小瑞、张明、章江铭等六位电力电子11级的学长学姐,分别来自马皓老师、吕征宇老师、何湘宁老师实验室,既有选择出国读博继续深造的,也有选择大型国企、民企就职的,既有前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也有前往杭州、沈阳、武汉等省会城市的。六位学长学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验,并就求职中的一些热点话题与在座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签约上海华为的电力电子11级硕士班班长刘秦维建议大家从简历与实习两方面对求职早作准备。他分享了自己当初在NI与华为两家公司之间抉择的例子,鼓励同学们找准定位,明确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以及不能接受什么,同时放眼长远,不要太计较近两三年收益而应该追求十年、十五年之后的发展。签约沈阳新松机器人的沈广通则建议从定位、兴趣、城市与发展方向这四个方面进行职业选择,他主张从空间、薪水、资源与能力等角度去评估一家公司,在求职过程中要突出自身特点、保持平和心态、做好充分准备。出国深造的赵崇文对有志于出国的同学有两个建议,首先是在动机上,要明确自己出国的目的,其次是在准备上,去英语国家须把GRE/TOFEL考过关,对于在做的具体项目,须在简历中展现自己的研究能力。签约北京电力公司的王小瑞在求职期间不光找了本专业的工作,还申请了银行、地产、航空等其他行业的机会,谈及为何投这么多行业,她强调了每个人身上的兴趣点不同,并针对技术相关岗和非技术岗进行了介绍。签约武汉719所的张明根据自己的求职体会,比较了电网与电力电子、公司与研究所的区别,他详细分析了申请到的几家公司的情况,并根据希望做本专业技术相关工作和城市优先于公司与行业两点考虑因素进行了选择。签约浙江省国网电科院的章江铭则鼓励成绩和项目经历不太突出的同学,从简历和面试等方面做足准备,把项目中与自己有关的部分多做呈现,在综合方面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印象。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跟学长学姐进行交流。对于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刘秦维认为销售岗位需承担一定风险但收益较大,技术岗则需要经验积累,在工作后八到十五年时间内上升较快,张明建议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王小瑞则表示应该扬长避短,从事自己擅长的职业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有同学疑惑还有一年时间该干什么才有意义的问题,沈广通认为不同公司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对于科研、成绩、论文与社团活动的要求也不一样,他建议在找工作之前先对知识框架和项目经历做一个总结与梳理。而谈到简历与面试的准备,学长学姐们认为在制作简历时应该注意特色与规范两点,针对技术类与非技术类岗位做不同的包装,少用描述性语言,多举实例与数字,在面试环节,首先要保持高度的自信,注重个人形象与肢体语言,其次是对一些结构化问题及群面技巧进行提前准备,最后要发扬团队精神,在求职过程中互帮互助,切忌单兵作战。此外,针对信息渠道的获取、电力电子的行业格局以及三方与户口等问题,学长学姐也细心解答了同学们的各种困惑。
活动的最后,刘伟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在台达与GE实习的一些体会,部分同学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不同的学长学姐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流。莘莘学子代相传,电力电子一家亲,相信有了学长学姐的帮助与指引,电气学子定能在来年的求职战场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更祝愿学长学姐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在广阔的天地中拥有更加宏伟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