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永远难忘的团建——记电气1304团支部基层团组织建设

发布日期:2016-11-10来源:电气工程学院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量:361

(一)秋日的尾巴,团建的前奏

11月,适逢2016年“基层团组织建设月”活动的开展,电气1304班积极响应,依据自己支部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在114日,团支部以小型毅行的方式拉开了团建活动的序幕。

这天,阳光灿烂、秋风凉爽,这样的天气给每一个同学都带来了特别的好心情。支部成员在午后于31舍门口集合,在插科打诨中开始了毅行的旅程。一路前行,途径黄龙体育中心、浙江图书馆、护国仁王寺遗址等等。道路两旁有尚未完全落叶的各种树木,为此次毅行增添了许多可观可感的自然风光。

与一般毅行不同的是,这次我们没有选择常见的曙光路中央的入口,而是选择了宝石山最为东北侧的偏入口,这个入口隐匿在一片嘈杂喧闹的车水马龙之中,低调古朴的的石门,把我们带入密密的竹林之中。果不其然,从这个入口上的人只有我们,这一路我们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安静、恣意。

视野开阔的初阳台、厚重沉稳的石门、刻了文字的巨石,都成了我们团支部花式合影的背景。

从山上下来后,我们到了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地——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了解历史、居安思危是每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意识,我们也趁这样一个明媚的下午,在历史馆党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历史馆。又一次重走建党之路,又一次思考和平的不易,让这样一个下午变得更有意义。

有人说“唯好天气不可辜负”,这次不负秋光的毅行,让班级同学有了一次完全放松的机会,也增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信在多年以后,今天会是值得回忆的一天。

 

(二)“小案例、微课堂、大讨论”

支部同学中有很多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的党员、积极分子,他们分享自己的小案例,引发其他支部同学的思考并讨论进一步可以做出的行动。我们的党员有参与导学岗、G20志愿者、e志者、社会实践等等的工作,案例虽小,但颇为丰富。

导学——王晨轩

本人从事2016级电气学院新生导学岗工作,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月。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与班上的同学们了解逐渐深入,也是收获良多。

我们跟着蓝田学园的学长组一起来到16级新生班级组建会议的现场,引领一位位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展现自己,组建起一个新的班集体。由于今年的分班是按地域来划分,所以互相之间融入得相对快一些,甚至一个寝室四位同学都是老乡,但是我们仍然鼓励并希望大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深入交流。之后我也向大家介绍了我们导学岗的职责,那就是引导新生专业选择、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烦恼。

这三个月来,的确也收到了几位学弟向我询问如何选择专业,要不要跨大类,日后的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一些经历体会告诉了他们。此外我还定期担任新生晚自习的督导工作,为大家创立一个良好的自习空间,维护安定的自习秩序。

G20志愿者——任璐

我在G20期间,担任的是内场的工作,在我的工作中,我会通过服务员、记者间接地接触到很多国际人物。我的组长一直提醒我,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地代表自己了。我们的一言一行反映的是浙大、杭州乃至中国的形象。全场都是友人,到处都是记者,能够向外传递什么信息就全看我们自己了。

楚楚西湖,巍巍钱塘。千百年来,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西湖到大运河,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一直引人入胜。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中,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它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锐意进取的创新活力与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

我是一个党员,是因为我有心将自己的能力投入到服务之中,志愿者就是一个令我最为欢喜的平台和机会。

E志者——张琦泓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也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分队,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也应该带头为先,树立优秀的榜样,到群众中去,服务群众奉献自己,发扬积极带头作用。这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伴随了我在E志者的时光。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们用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去服务大众,免费维修清理电脑和小家电,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用所学所知回馈社会。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开展义务维修进社区的活动,老人带新人,将这样的活动传承了下去。参加E志者的这段时间,学会了很多,不但有专业技能方面,更是让我们有机会践行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提升了党性。

社会实践(雷峰夕照微笑亭志愿者)——何哲楠

展开工作之前,我瞥见了贴在墙上的志愿者服务海报。上面写着“旅游咨询、交通引导、综合宣传、文明倡导、环境保护、医疗应急、语言服务、志愿者报名”。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代代志愿者人对自己的要求,相较之下,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考虑到。

那天,在雷峰夕照微笑亭里,有人来问:“师傅,我们想先去吃点有特色的东西,然后再继续在西湖玩,你看怎么样好?”有所准备的我正准备回答,但阿姨(老志愿者)抢先了一步。阿姨说:“你们不如这样,先沿着湖边走,走走看看,可以过到学士公园、西湖博物馆、柳浪闻莺。然后你们可以在六公园这边,往延安路走,走不远就可以看到外婆家和绿茶,这边的都是有特色的杭帮菜,点个东坡肉啥的非常好。刚好你们现在过去话时间上11点不到,还不用排队。然后你们直接原路回到六公园就很顺了~~”阿姨的回答让我自叹不如,她居然连排队、行程都考虑在内。

后来和阿姨聊起来,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有时候有些问题他们问的多了,我也就会去看看。”比起她,像我这种很多信息是在网上查得的人简直是不负责任。

不过,慢慢的,通过和当地人的聊天、通过实地查看几个站点的公交牌、通过留意过路的建筑。我渐渐地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位旅客曾问我茶博物馆的相关情况,就是因为我在Y3公交车上有所留意才使得我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应答。

另外一方面,当志愿者活动也的确有很多乐子,比如游客们一些幼稚的问题。在断桥的时候,我经常被问及:“断桥何在?”我指指脚下,然后笑笑说:“就是这里啊。”我很清楚接下来一定是失望的叹息。更有甚者,惊呼:“怎么不是断的呀?”听的多了,我也免疫了,我会耐心地和他们讲讲断桥的由来和真正能够欣赏断桥的时间。

在雷峰塔这边,居然有好多人视那高耸入云的雷峰塔如无物,淡定的问我:“雷峰塔离这边远不远,要坐车吗?”我也笑笑。

我不是杭州人,但几天下来,那日有人用纯正的杭州话问我:“师傅,这个花中城怎么走啊?”我居然听懂了,而且还下意识地用半纯不纯的杭州话回应:“各边(这边),各边。”当时我自己都震惊了。那人又用杭州话对我说:“虾虾(谢谢)。”我又笑笑。

这样的事情不少,你说是不是很有乐子?

当好一个志愿者,是我非常乐意的一件事,所以我很愿意去付出努力,但我发现自己的付出其实并不够,我是一个外地人,要想当好志愿者,仍有很多功课需要去补。我不会就此结束自己的志愿者工作。

听过四位同学的分享,底下坐着的同学们都不禁露出了一丝羡慕和欣赏,也都议论着,能通过一些感兴趣的小事来发挥服务作用。

(三)总结

这次团建月的两次活动,让团支部同学更加团结,无论是保研、考研、工作、出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尽管不同,但大家愿意用交流来了解彼此,来增进关系。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案例,大家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有了更多的相同认可,相信班集体会在以后变得更加优秀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