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筑基、现场淬炼、使命传承,“凌云”计划赴湖州供电公司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8-04来源:电气工程学院发布者:张思阳访问量:10

活动简介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引导研究生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主动赴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电气工程学院以牵头成立重要国企央企就业战略指导平台为契机,依靠专业学科力量,推出赴浙江省电力公司及浙江省重点电力企业研究生“凌云”计划社会实践活动。

20257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两支实践队伍,共12名同学赴国家电网湖州供电公司,开展为期三周的社会实践。湖州,这座太湖之滨的生态名城,既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也是绿色电力发展的前沿阵地。本次实践以“理论筑基、现场淬炼、使命传承”为主线,深入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国企责任担当,助力学子打通学术与电力行业的“最后一公里”。

启动仪式:校企联动启新程

国网湖州供电公司“新航优培行动”实习计划暨浙江大学“凌云”计划赴湖州供电公司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如期举行。湖州供电公司的相关领导、实践导师以及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实践团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仪式。

启动会上,湖州供电公司的领导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以及在电力领域取得的成就。他提到,湖州供电公司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希望此次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也期待大家能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和想法。

随后,湖州供电公司的费老师带同学们参观了企业文化馆,介绍了湖州电网的发电体量、网架结构。此外,他还介绍了湖州供电公司所推行的“碳达人”降碳公益项目,让实践团成员体会到他们在推动“人人参与、人人惠享的全民降碳模式”中所作出的努力。

 

理论授课与实地实践

(一)理论授课:筑牢知识根基

在实践初期,公司为实践团成员安排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授课内容,让我们对电力行业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

安全规程学习:实践团成员参与并完成了安全培训、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解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需要从管理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来共同保障,同时,人人都要树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总体方针。在管理层面,重点掌握了国网 “十不干” 和倒闸操作的规范要求;在技术层面,学习了接地操作以及各类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专业知识拓展:公司的技术骨干为同学们讲解了变电站的接线方式、保护配置、调度以及调度自动化等专业知识,让大家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介绍了湖州电网在新能源规划与接入方面的前沿技术和实践案例,拓宽了大家的视野。

(二)现场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湖州供电公司的实习计划设计得系统详尽,在每一部分理论学习后,同学们都会去现场进行现场学习,近距离接触电力生产的一线工作。

变电站现场教学:实践期间同学们参观了7座变电站,电压等级涵盖110kV220kV,和超高压500kV;结构涵盖GIS站、AIS站。一次次的现场学习,真正让同学们将书本中的变电站接线图和接线方式与实践联系在了一起,做到内化于心。在专业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运行状态以及维护方法。

观摩设备消缺工作:同学们跟随变电检修中心的马班长观摩设备消缺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家跟随专业人员近距离观摩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故障排除。马班长讲解认真详尽,向我们传授了“试验、检修、验证”的一次检修必要流程。同学们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实操认知,也深刻体会到了电力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调控中心实习:调控中心的老师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中心工作内容与业务范畴,并由调度、继保、运方、自动化的老师为我们讲解技术细节。同学们了解了湖州电网电力平衡情况、电网运行主要问题及对策以及检修方式下电网运行风险等内容,并在DTS上模拟了调度倒负荷操作,还在浙江电网二次设备智能运行管控系统中学习了人工校核定值单。

实践座谈与学长会谈

在实践期间,湖州供电公司组织了丰富的交流座谈活动,同学们通过与湖州供电公司领导,以及浙大、东南大学的学长会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朋辈破冰:湖州供电公司的老师们为我们组织了丰富的破冰活动,同学们通过自我介绍、团队小游戏等形式,快速消除了陌生感,拉近了彼此距离,为后续实践中的互助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有趣的活动让同学们迅速融入了实践集体,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湖州供电公司青春、有活力的工作氛围。

 

师长解惑:通过茶话会、领导座谈,同学们与湖州供电公司的领导老师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了解了公司对于青年员工的培养模式。这为我们日后的就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借鉴。老师们始终以耐心细致的态度,认真倾听同学们的每一个疑问,从生活琐事到工作难题,无一不给予详尽解答,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公司对青年员工的悉心关怀与高度重视。

学长交流:公司邀请了在湖州供电公司工作的浙江大学优秀校友、东南大学优秀校友张飞与同学们一起包馄饨、吃晚饭,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距离,也让交流变得格外亲切自然。学长们分享了他们进入公司后的发展历程和工作经验,学长说:“新入职的员工在步入社会开展工作后要进行工作模式与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但是始终要保持踏实诚恳,此外,要给自己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在工作中提高执行力和学习能力,注重经验的积累。”

 

三县调研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湖州电力在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践团队前往湖州的三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安吉县: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县的生态经济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走进安吉余村,探寻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了解到余村如何完成从采山开矿到生态利民的历史跨越,深刻感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考察了安吉县在新能源开发、绿色乡村电力建设等方面的成果,看到电力在推动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长兴县:实践团队走进长兴公司储能站,在工作人员接待下,深入了解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工作人员结合设备讲解了储能技术如何平衡新能源发电波动、保障电网稳定,以及设备运行原理和未来发展方向。实习生们与技术人员积极互动,围绕储能技术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深切体会到储能技术在绿色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德清县:实习生们参观了党建教育基地。了解了德清电力百年发展历程及基层供电所党建工作的实践成果,在互动交流中深化了对党建引领电力事业发展的认识。随后,团队前往新市钟兆琳故居,探寻“中国电机之父”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为我国电机事业奠基的卓越贡献与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投身电力行业的信念。



 

实践总结

这段在湖州供电公司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实践团队的同学们都收获颇丰。

知识与技能提升:通过理论授课和实地实践,大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安全规程以及专业技能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

职业认知深化:与企业员工和学长的交流,让同学们对电力行业的职业发展道路、企业文化以及社会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坚定了自身投身电力领域的理想信念。

责任与担当感悟:在考察“两山”理念实践地和长兴、德清绿色发展项目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电力行业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责任,也感受到了电力工作者的担当精神。


文:袁梦瞳

图:湖州供电公司、浙江大学、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