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育人方略,坚定电气工程学子所学为国、专业报国、科技强国的理想信念,2025年7月22日-25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能兴邦”社会实践团在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淼老师、学院电机工程学系教授杨欢老师的带领下,赴四川成都、绵阳、南充、西昌四个城市开展实践调研。
24日上午,实践团首先前往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交流参观,企业经理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和技术特点,并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参观期间,同学们对汽车产业链的后桥封装线和底盘线生产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就此杨欢老师与同学们针对汽车的动力组成和转向控制方法等与电气学科相关的领域知识进行了热烈讨论。
团队师生在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紧接着,队伍转赴南充市嘉陵区一立镇蒲马村进行实地交流学习。在参观乡村风貌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基层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意识到科技水平对生产发展的影响,增强了科技强国的意识和服务基层的理想。交流座谈会上,村干部表示基层面临的年轻人外流问题亟待解决,实践成员纷纷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正在蒲马院村中挂职的学院23届博士生余敬秋学长也与团队师生开展交流,分享了个人成长经历和职业规划经验。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同学们对西南乡村基层的一般风貌和生产生活景况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更明白了青年要充分发挥所学特长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师生在蒲马院村合影留念
24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中科九微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中科九微以助力真空产业发展为初心,以赋能高端制造为使命,是一家“国家专精特小巨人企业”。通过对前沿技术成果展厅和生产加工一线厂房的参观,同学们深度理解了企业“至精至微,进无止境,坚守初心,实业报国”的文化精神,对解决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在对新型科技高速发展的惊叹之余,实践团成员也深切认识到所学专业在芯片行业下游端可以发挥的作用。
25日,实践团前往乌东德水电站参观学习。通过对水电站建设规模和建设过程的实地了解,同学们对大国重器有了具体的认识,也对“三峡工程”这一宏大的区域工程项目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乌东德水电站的成功建设启发同学们在运用专业能力解决建设问题的同时也要学会跨部门沟通协作和跨学科交叉融合,将自身所学应用到前沿一线去。
在发电系统建筑内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在杨欢老师的带领下与工程负责人展开交流讨论,将电气学科知识与生产应用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使命愿景。
实践后半段,同学们通过与企业一线专家、乡村基层工作者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人员深入交流,探讨了电力技术在产业智造、乡村振兴和工程建设的广泛应用。一路走来,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电力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投身电力事业和国家建设的信心与决心。
成员心得
晏紫微:吉利汽车的总装配车间让我印象深刻,负责人带我们看了汽车中电机、电驱、电控的结构,阐述了各部分协调运作的过程,平时在课本、仿真中学的知识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在我面前,不仅让我对控制过程有了更实际的理解,也对我之后的学习和探索产生影响,要让科研落到实处,解决产业中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胤均:在蒲马院村的座谈中,村干部用一句话打动了我——“帮助村民,服务民众的焦点和痛点问题让我感到快乐”。短短半日,我看到流动图书站、村史馆与蓄水池陈列村中,也听到年轻人外流、山地小型农机缺位的现实困难。课堂里谈乡村振兴,总觉得宏大;站在田埂上,才体会“最后一公里”需要多少细节落地。
司睿:走进中科九微洁净厂房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把“真空”二字从课本参数变成了眼前的庞然大物。渐变式螺杆干泵机组的转速控制精度需达到±0.1%,这恰恰是我在实验课堂里反复调试的PID目标。更触动我的是企业墙上“至精至微”的标语——技术报国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个电流环、每行代码做到极致。这份“坚守初心,实业报国”的信念,将伴随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科研之路。
靳津:通过实地参观乌东德水电站,我们系统认知了这座千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工程体系与技术特征。作为“西电东送”战略核心枢纽,该电站通过高效稳定的清洁电力输出,实证了水电在能源结构优化、电网安全保障和低碳转型支撑中的关键作用。未来我们将更加聚焦能源系统优化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业能力提升,切实服务电力事业发展。
贾轹文:今天参观乌东德水电站,其震撼远超想象。高山大江间,巍峨大坝拔地而起,精密的仪器与发电机组,让自然之力化作澎湃清洁能源。作为电气学子,亲眼目睹这利国利民的工程如何将水流转化为点亮万家灯火的电能,深感自豪与动力。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电力工程的力量与美感,更坚定了我投身电力事业、学习知识、贡献力量的决心。
孙盛平:站在乌东德水电站水坝上,那突兀的落差给予我极大的视觉震撼,这座具有防洪、发电功能的水电站,其精细的设计和宏大的功能让我感受到人力的巧妙。进入内部后,了解到水电站建设的艰辛历程,看到了工作人员在各种场景下工作的照片,此刻,在恢宏建设和伟大成就下,工人们的汗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