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第十三届中国工业智能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本届大赛自2025年初开展以来,在广大高校师生中反响强烈,全国338支高校代表队报名参加了初赛。经过预赛,最终共有120所高校脱颖而出,进入了全国总决赛的角逐。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两支参赛队伍均获得本科组金牌(原特等奖)。
大赛决赛着重考核参赛选手在基于Ethernet的工业DCS系统网络架构下的网络搭建、伺服运动控制、数据交互与监控、人机交互界面等方面的编程及调试能力,以及对物联网平台的理解与应用。电气学院的两支参赛队伍凭借卓越的工业物联网搭建能力、稳定高效的控制系统算法,以及精美的人机交互界面,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
本次参赛得到了电气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的大力支持。自2012年以来,在电气工程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实验室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浙江大学参赛队共获得7项全国特等奖、5项全国一等奖和2项全国二等奖,体现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浙大一队选手: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褚玘铖、谭政权
指导老师:潘丽萍
谭政权和褚玘铖表示,在此次参赛过程中,他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巨大潜力。在备战大赛时,为了搭建一个完整的工业控制软件,他们需要完成物联网搭建、数据获取与监控、伺服运动控制、人机界面交互等多项任务。这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编程及调试能力,更需要他们掌握结构化思维,这既可以减少冗余代码,同时可以防止模块间相互干扰。通过这次的PLC编程实践,他们表示深刻体会到了接受新知识、碰撞新创意的喜悦。
![]() | ![]() |
浙大二队选手: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施迪舟、夏翼鹏
指导老师:干于
![]() | ![]() | ![]() |
施迪舟和夏翼鹏表示,在参与本次竞赛的过程中,他们对工业物联网的理解得到了深化。利用工业自动化编程平台Studio 5000,他们完成了数据采集、转换、控制、HMI显示等一系列自动化控制流程。他们不仅满足于实现赛题的基础功能,还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在附加功能上进行了创新。通过这次竞赛,他们深刻领悟到工程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体验到了自主创新的挑战与乐趣。
延伸阅读
中国工业智能挑战赛,原名“AB杯”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是受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大连锂工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自动化应用领域的创新型竞赛,是中国自动化行业最高级别的高等院校赛事之一。自2012年首届大赛以来分别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成功举行过十二届比赛。竞赛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实践教育、培育卓越工程师的教改精神为宗旨,以激发广大大学生学习工程技术的兴趣、促进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为目的,鼓励受邀高校成绩优秀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赛。
根据《中国工业智能挑战赛》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及其上级单位的相关规定,第十三届中国工业智能挑战赛的获奖奖项由原来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调整为金牌、银牌、铜牌、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