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围绕学校“全球开放发展战略2.0”,深入推进学院国际化内涵式发展,积极开展系列研学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多元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8月3日至8日,电气工程学院“智绘未来电力,共探双碳之路”研学团开启了港澳研学之旅。团队访问了澳门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ASMPT科技有限公司,与多位大学教授、博士生、企业高管等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本次研学由学院吴新科教授和包哲静副教授带队,共33名本科生参与。
澳门大学
团队访问了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助理教授惠红勋课题组的刘瑞文博士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能源体系的清洁、高效与安全发展,专注于前沿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承接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研究方向涵盖智慧城市能源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及智能系统等多个领域。
刘瑞文博士介绍实验室发展历程
在参观过程中,刘博士特别介绍了实验室的智慧能源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平台,该平台能够模拟城市电网的运行场景,为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安全低碳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在讲解过程中,同学们与刘博士就车网互动技术展开了深入讨论。刘博士还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在澳门大学读博的亲身经验,鼓励同学们深入探索学术领域,勇于面对挑战,追求卓越。这些宝贵的经验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和激励。
最后,团队游览了澳门大学的校园,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次交流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澳门大学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前沿研究,也加强了两校在电气工程和智慧城市技术领域的学术互动。
团队合影
香港理工大学
团队访问了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刘伟、詹皓岚博士等进行了接待,介绍了该系的前沿研究,并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实验室。刘教授所在的电动车研究中心(RCEV)由陈清泉院士引领,专注于电动汽车高效能电能变换及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电机系统、无线充电及功率电子技术实验平台,为技术测试与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刘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融合电机驱动与无线传输的无线电机技术,以及针对多层停车场等特定场景的无线充电技术,探索智能无线能量网的未来前景。刘教授实验室的成员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了当前的研究方向,如氮化镓材料的应用研究、半导体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等。
团队介绍科研方向和成果
团队参观实验室
随后,团队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了解了多个电动汽车模型及其创新技术,特别是电池管理、充电技术与电动汽车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团队在电动汽车研究中心合影
最后,团队还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园,感受了这座具有现代化与创新精神的学府的独特魅力。通过本次交流活动,同学们不仅对香港理工大学在电动汽车与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技术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对未来的学术发展与合作机会充满了期待。
团队在图书馆前合影
香港城市大学
团队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江朝强介绍了团队的主要科研方向和成果。负责讲解的汪晓胜、马天录、郭伟生博后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介绍当前世界前沿的高功率纳米晶磁材料技术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及无线充电技术,并带领大家参观了相关的实验室,并介绍了合作的机构、企业和学校,包括ASTRI(香港应用科技研究所)、Intel、华为、HKT(香港电讯)等。
最后,团队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的校园,近距离感受学校的文化底蕴。这次活动让各位同学走进实验室,和各位教授、博士面对面进行交流,一方面加深了大家对科学前沿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两校间的沟通与交流。
江朝强老师为团队介绍科研方向和成果
汪晓胜博士为团队介绍科研方向和成果
马天录博士为团队介绍科研方向和成果
团队在香港城市大学校园合影
香港大学
团队访问了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主任黄凯斌教授代表学系欢迎师生到访;张宇昊教授为团队介绍了香港大学EEE系概况、在香港大学读研究生的资助政策以及相关研究生课程,并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相关疑问。
张宇昊教授为团队介绍香港大学概况
团队合影
随后,大家前往Tam Wing Fan Inno-vation Wing,创新中心的学生为大家介绍并带领参观创新中心的历史、设备和场地,为大家展示了港大学生研发的机器人。团队深切感受到了香港大学为学生营造的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这种自由探索的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和研究热情。
团队参观Tam Wing Fan Innovation Wing
香港大学师生与团队在创新中心合影
Jiahua ZHANG博士与Linjie MA博士带领大家参观了生物物理实验室,展示了实验室中的各种先进的精密仪器,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讲解了如何通过电磁技术和热传感手段探寻生物微观结构。Yan ZENG博士和实验室成员为大家讲解了他们在微电子领域的相关研究以及实验室的各个设施。
最后,Zineng YANG博士带大家畅游了港大的校园,体验了香港大学的独有魅力和百年历史底蕴。
团队合影
香港科技大学
团队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陈敬教授、暨永雄教授、王平助理教授、張薇葭助理教授、颜兆田博士热情接待了同学们。
在学术交流环节,教授们带领团队参观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实验室,多位资深教授和博士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介绍了电源IC设计、电源开关栅极驱动器技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等前沿研究方向。在互动环节,教授们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类专业问题,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交流结束后,团队在教授们的陪同下参观了香港科技大学依山傍海的优美校园,切身感受了这所国际一流学府的学术氛围与人文环境。此次参访不仅拓宽了团队成员的学术视野,更让大家对电子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团队合影
ASMPT科技有限公司
团队访问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企业ASMPT科技有限公司,受到公司研发部高级经理、浙大电气硕士毕业生黎宪林校友的热情接待。
在专题交流会上,拥有20年从业经验的市场战略部高级经理Ringo先生以做你所爱,爱你所做为主题,分享了其宝贵的职场心得。随后,团队在Ringo的带领下参观了企业创新中心展览馆,深入了解了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持续创新的技术发展历程。
黎宪林校友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路径,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半导体设备电机核心技术,并针对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专业的职业规划建议。
在交流环节,两位资深专家鼓励青年学子要勇于探索兴趣领域,将个人志趣与事业发展相结合,在热爱的领域深耕不辍,实现人生价值。此次访问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更让大家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Ringo经理介绍公司情况
黎宪林校友分享工作经历
团队合影
此次港澳研学之旅不仅为电气工程学院师生提供了与国际前沿科研团队和企业交流的宝贵机会,更深化了大家对全球电力发展趋势和“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的理解。通过走访港澳知名高校和企业,师生们开拓了国际视野,为未来在电气领域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办学理念,搭建更多国际化交流平台,助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气工程人才,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生感言
2022级 自动化专业 潘梁昊
本次参访港澳高校,我深入了解了前沿研究动态。在澳门大学智慧城市实验室,仿真平台对城市能源的精准管理令我惊叹;香港理工大学的无线充电技术,特别是停车场场景应用,展现了技术落地的创新思路;香港大学的生物物理实验室将电磁技术用于微观探测,拓宽了我的学科认知。这些经历让我清晰看到自动化在智慧城市中的关键作用,激励我深耕专业领域。
2023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任文浩
这次港澳交流活动我收获颇丰,我们参观了港澳各高校的校园环境以及实验室,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当前的研究前沿有了初步的认知,也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能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看到了专业知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自己实验室成果可以对社会带来的改变,为我将来专业方向具体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参考,更加坚定了我未来在专业方向上不断探索与学习的决心。
2024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张宸鸣
在为期一周的港澳交流中,我收获颇丰。漫步港澳,老城区交错的电力网络让我意识到城市能源更新的挑战;而高校的参访则提供了解决思路:澳大的能源管理、港理工的电动汽车研究,均指向多系统协同优化的方向。各校虽研究方向不同,但对人工智能融合、绿色技术的重视高度一致。这让我坚信,未来电气工程发展必须立足实际需求,加强跨领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