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为证,岁月为名。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在玉泉校区主会场及武汉、余杭等分会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玉泉校区师生集中观看
余杭先进电气装备创新中心研究生党支部集中观看
海军工联培研究生党支部集中观看
当屏幕上出现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的步伐,庄严地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伴随着80名礼号手奏响的激昂号角,全体师生肃然起立,行注目礼。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所有人的爱国之情也在那一刻升腾。
铁流滚滚,步履铿锵。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战略兵种方队,展现了新时代强军的风采,令师生们为之振奋。当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掌声。这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科技强军成果的巡礼,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跨越山海,心系华夏。远在大洋彼岸的塞尔维亚,浙江大学“致远计划”海外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也克服时差,同步收看了阅兵盛况。身在异乡,更能体会到祖国的强大是海外学子最坚实的底气。当雄壮的军乐响起,他们虽远隔万里,但那份与国同庆的澎湃心潮,与祖国人民同频共振。
浙江大学“致远计划”海外社会实践团成员在塞尔维亚集中观看
盛典虽已落幕,但强国的信念在每一位电气师生心中愈发坚定。
把这份深沉的爱国情怀,转化为科技报国的磅礴力量。未来,电气人将以科技强国为己任,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师生热议】
退休党总支书记 吴国忠教授:观看了庆祝抗日胜利阅兵式,使人心潮澎湃,信心大增。愿男女老少健壮快乐,国家盛世荣光,谁敢争锋。在抗战时我被父母和战士保护下来,感恩他们。我们以生在这个伟大巨变的时代而骄傲,感到幸运。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祖国强盛,百姓安康。
电机工程学系(电控)教工党支部书记 卢琴芬教授:怀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直播,军人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先进的武器设备等壮观的场面始终在脑海中回荡,尤其是出现了很多新型部队和我们国家自己研发的高科技装备,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感慨和平安宁的来之不易,也深刻认识到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将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和科研的创新能力,始终牢记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做出贡献。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 彭勇刚教授:观看这场大阅兵,内心的震撼与激动溢于言表,这不仅是一场重要的纪念仪式,更是中国向世界传递的清晰信号—— 我们有决心、更有实力捍卫胜利成果,维护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令人瞩目的新一代武器装备展示的不仅是钢铁洪流,更是芯片、算法、材料、能源等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今天更让我们坚定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信心。未来,我们将把这份震撼转化为攻关动力,让更多“卡脖子”清单变成“杀手锏”清单,以科技硬实力为国家赢得持久和平与尊严。
应用电子学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百人计划研究员 罗皓泽老师:在观看了今早的阅兵式后,我感到深受震撼、心潮澎湃。礼炮80响,精神旗帜80面,都在铭记这伟大的抗战胜利80周年。这场阅兵不仅是对我国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示,更彰显了民族精神的时代传承。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为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实力和科技飞跃感到无比自豪,更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除了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高校教师,也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院工会副主席、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 干于老师:在电视上观看九三阅兵,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军事和科技实力的强大,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作为一名身处和平年代的高校教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能力,坚守教师的本职工作。同时,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2022级博士生 吴佳昊: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今天我与支部成员共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受阅官兵昂扬的精神面貌和现代化装备的展示亮相令人心潮澎湃。这场盛典不仅彰显了国家实力,更展现了新时代人才强国的宏伟图景,从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到高素质的官兵队伍,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层次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更加坚定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念。立足新时代,我们博士生党员不仅要传承先辈抗战精神,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面对科研挑战,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使命;也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更多同学在科研学习中追求卓越,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攻坚克难,以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面向未来,我们将把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成长动力,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浙江大学“致远”计划赴塞尔维亚海外社会实践团成员,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朱奕豪:阅兵仪式当天,我们“致远”计划海外实践团恰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通过央视国际频道直播收看,更感心潮澎湃。就在几天前,我们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缅怀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三位烈士。以历史之痛,铸自强之魂,阅兵仪式集中亮相的现代化装备是守护和平的底气,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1999年的中国!本次“致远”计划社会实践,我们在塞尔维亚充分挖掘匈塞铁路这一重大工程建设背后的故事,调研中资企业如何通过“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参与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的进程中去。我切实感受到,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作为电气工程学院的青年,立志以科技促发展、护和平,以“战略科学家”为目标鞭策自己,怀抱长远的战略眼光投身“双碳”战略,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也更加坚定在科研中传递和平理念、服务国家战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