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 Global Discovery | 产学共融·创见未来——电气工程学院师生赴日本交流访问

发布日期:2025-09-05来源:电气工程学院发布者:周星访问量:21

电气工程学院围绕学校“全球开放发展战略2.0”,深入推进学院国际化内涵式发展,积极开展系列暑期访学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多元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近期,电气工程学院“产学共融·创见未来”研学团队赴日本开启了为期六天的科研学习之旅。团队先后访问了富士电机松本工厂、富士电机东京工厂、日本名古屋大学,并参观了日本全国最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展览Innovation Japan和日本科学未来馆,深入学习了解日本的产学研结合情况及其在新能源、电力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本次研学由学院郭清副教授和罗皓泽研究员带队,共30名本科生参与。


富士电机松本工厂

团队访问了富士电机松本工厂。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技术开发本部技术战略室负责人雷云先生及工厂工程师代表热情接待了研学团,介绍了工厂的整体情况,重点展示了其核心产品——功率半导体电子器件。松本工厂始终通过技术迭代与市场洞察,保持行业竞争力。双方围绕业务、产品介绍内容,就技术难点、市场拓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碰撞思维火花。此外,研学团还参观了松本工厂的热电联产系统,重点参观了三台发电燃气轮机。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富士电机百年技术发展脉络。  

雷云部长、工程师Sousei CHIN为实践团队讲解富士电机半导体产品

团队在富士电机松本工厂合影


富士电机东京工厂

团队访问了富士电机东京工厂。东京工厂是富士电机的研发总部,雷云部长为研学团成员介绍了富士电机百年史、富士电机的研发理念和公司的运营管理,展示了企业如何通过持续创新与精益管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

随后,雷云部长带领研学团参观了东京工厂的展厅。展厅中展出的产品涵盖广泛,包含了从虚拟电厂到自动售货机,从残次品检验分类系统到辐射检测设备。研学团成员了解了富士电机的多系列产品,也对日本制造业在精细化设计、技术转化方面的优势有了更深的体会。

雷云部长为团队讲解富士电机百年历史

雷云部长为团队讲解工业控制系统

团队在富士电机东京工厂合影


Innovation Japan

团队参观了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Innovation Japan展览活动,该展览是日本全国最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展览。本次展会共展出291项大学科研成果,参展内容涵盖碳中和与环境、健康与医疗、AI与信息通信、食料与农林水产、基础设施与防灾安全、船舶航天与极限环境六大领域。同学们在展会现场积极与研究人员交流,跨越语言与专业壁垒,深入学习了日本高校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情况,了解了不同学科的前沿成果与应用价值,拓宽了国际科技视野,增强了对科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认识。


团队在展会门前合影

团队同学与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交流合影

团队同学与研究人员交流


名古屋大学

团队访问了日本国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科讲师曾刚首先为研学团详细介绍了学校概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诺贝尔奖展览室。同学们依次走进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林诚教授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教授、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天野浩教授与赤崎勇教授的展厅,深入了解他们在基本粒子物理学、荧光蛋白和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感受到名古屋大学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的突出贡献。

随后,研学团参观了信息学研究科张贺东教授的研究室,听取了研究团队关于前沿课题的介绍,了解了摩擦力在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中的应用,无校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转换等实验方向的研究。

在参观和学习结束后,研学团与名古屋大学的学生举行了一场跨文化交流会。双方同学围绕学习方式、科研体验和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友谊,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中日青年在共同关注的学术与社会问题上的思考与共鸣。

团队在名古屋大学师生跨文化交流会合影

团队与名古屋大学老师合影


通过此次日本校企研学之旅,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富士电机在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也亲身体验了名古屋大学的前沿科研环境。在参观与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提升了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和全球胜任力。本次研学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电气工程学院师生与海外知名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交流,为学院搭建国际学术与产业合作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感言

2023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陈督

此行既触摸了日本产业前沿,更读懂了藏在细节里的匠心精神。富士电机的精密电机与名古屋大学的诺奖成果,让我对日本在这一领域的成果有了一定了解。


2024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赵诣

初到日本,地铁站的错综复杂和语言交流的障碍让我一时无措。然而随着行程的展开,这段研学之旅,从富士电机所介绍的IGBT技术,到“Innovation Japan”了解一系列最新的技术;再到名古屋大学实验室的创新实践与诺奖成果展的创新——这一切让我对不同文化下的科研成果和教育方式有了一定了解。


2022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郝锦才

富士电机的智能生产线里,模块化开关柜与数字孪生系统联动,每台设备的实时数据在中控屏流转,让“制造即服务”有了具象注脚;名古屋大学的实验室里,导师演示的高新技术实验,恰与富士电机的工业实践形成学术与产业的呼应。行走间,技术与学术在细节里交织成生动的认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