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走访西迁办学点,重温文军长征——记电气工程学院赴梅城社会实践活动

编辑: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5-03-13 访问次数:489

为迎接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重温浙大校史,弘扬浙大精神,201537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服梅城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访了浙大西迁的第一站--建德梅城,小队成员依次参观了当时作为教室及学生宿舍的天主教堂、孔庙及竺可桢校长办公地点,与当地有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谈以了解当时西迁的情况及此地的历史改革。

梅城位于建德市境内,是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的交汇处,山环水抱,风光独异。这里曾经是严州府冶,睦州州治和建德县治所在地,有一千多年的建城历史。1937115日,日军在江苏、浙江二省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形势危急,浙大决定全校往西迁移,就这样历史上著名的浙大西迁文军西征启程了。第一站便是建德境内的梅城,1111日开始,学校本部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分三批出发,于15日全部到达建德。

小队到达梅城后,遇到了我校另一实践团队-工业设计大三小分队,我们互相交换了信息,共同参加走访。按照之前查到的信息首先找到了当时浙大在梅城的办学总部--总府街114号,这是一幢普通的二层民居,古老朴实,没有特殊的标识表明它与浙大的渊源。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对学校西迁历史较为熟悉的汪先生,在汪先生的热心指引下,我们依次拜访了浙大师生当年学校生活过的地方——孔庙、林场等,竺可桢校长当时办公生活的地方以及师生登陆的渡口。每当看到浙大师生曾经生活学习所留下的印迹,读着石墙上记载这段历史的文字,组员们都一阵激动,但看着它们现在的破败又不禁感到唏嘘。很多地方都已改建,也缺少文字标识,如果不是在当地熟悉这段历史的居民的介绍下,我们很难找到它们。当年的孔庙现在是建德县第二医院,寻遍整个医院,只找到了三块石碑,一只用于安放石碑的石头乌龟,以及半只石头香炉。有两块石碑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其中有一块字迹比较清楚,是清朝光绪年间立的关于重建建德学堂的。

走访了与浙大有关的地点,小队成员在这个小城镇内转了转,听着当地居民的描述,依旧可以想象其曾经的繁华:街道两边商铺稠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新安江两岸茶馆酒肆林立,江面船只往来;富春江美丽如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现在的梅城还保留着当年的城市格局,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经济中心的迁移,冷清了许多,年青的人们大多外出求学打工,镇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但当地人对教育非常重视,沿路遇到许多学校、艺术培训机构,汪先生也非常自豪地说他们那的高中每年都能有二十多人考上浙大。

此次西迁行,对于我们研究生新生,尤其是队内外校新来的同学,是一次十分特别且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我们都对浙大西迁的辉煌历史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通过亲身寻访,进一步了解浙大,增强了作为一名浙大学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通过这次走访及与民众交谈,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小队成员深深地感觉到如今的遗址建设大不如人意,大部分的遗迹已经或正在进行覆盖修建,掩盖了西迁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会越来越少,若是再不对遗迹加以保护,浙大西迁历史的重要一笔将只能停留在学校的档案里。通过与汪先生的交谈我们发现,学校每年都会有很多批学生前往梅城寻访当年“文军西征”的历史足迹,当地人也希望这段历史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梅城是浙大的第二故乡,也是每一届浙大学子铭记西迁精神的重要课堂,我们真切地建议学校与当地政府可以开展合作,对西迁的遗迹加以整理与保护,让它成为更多浙大学子弘扬求实精神、重温校史的精神课堂。

 

                                                 (文/赵欢 黄羽西)